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昨天表示,為了進一步限制上海私人小汽車盲目增長,交管部門目前正在對包括車牌有限期使用等一系列限制措施進行綜合評估。他同時承諾,不管未來采取怎樣的限制措施,“不會盲目出臺,不會"半夜雞叫"一下,弄得大家手忙腳亂。”
唯一出路還是公交優先
此前,建管委和交通委“分家”時孫建平就曾表示,交通委的工作中心之一是“治堵”。昨天他再次表示,交通委集規劃、建設、營運、管理于一身,成立的目的就是統籌規劃,做好頂層設計,爭取改善交通擁堵這一大城市的“通病”。
“解決城市擁堵問題,唯一的出路還是公交優先。”孫建平說,按照交通部的要求,上海要在2017年建成“國家公交都市”。
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在發展城市公交系統時,注重提升公交工具的便捷度和吸引力。以上海地鐵為例,和密集開通新線路的去年相比,今年投運的線路長度有限,僅約10公里,此外還有33公里線路將貫通。根據規劃,上海地鐵到“十二五”結束將達600公里規模,到2020年將達800公里,屆時可承擔日均1000萬人次至1200萬人次的市民出行。
設法降低小汽車使用率
“治堵”還需要對小汽車保有量進行一定限制,并設法降低使用率。對此,孫建平提到了最新發布的上海公交白皮書,里面涉及限制外牌進市區、滬牌有限期使用等一系列措施。
“目前我們有一系列儲備方案,有專門一撥人研究這個問題。這些政策要根據上海的交通條件,經過綜合評估后,在合適的情況下推出來。當然,這些問題涉及民生,出臺前會反復聽取市民意見,還要選擇合適時機,做到公平。”
孫建平沒有正面回答是否會執行“新車新辦法、老車老辦法”等問題,僅表示出臺新政策一定會注重與老政策的銜接,同時承諾出臺限制措施時“不會盲目出臺”。
但他承認,由于上海道路資源和停車資源均非常緊張,從控制使用的角度來說,今后中心城區的停車收費標準一定會增加。
目前上海道路停車場的收費標準為:內環線內重點區域道路停車場,人工收費的,首小時內15元,超過1小時后,每30分鐘10元;內環線內其他區域,人工收費的,首小時內10元,超過1小時后,每30分鐘6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