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家電競爭已經白熱化,以前是淘寶商家之間的斗爭,而現在由于網絡商城的崛起,演變成了家電巨頭之爭.這場由國美與蘇寧這兩家國內家電連鎖巨頭先后挑起了網購家電的“價格戰”,并揚言做到“全網最低”。同時,創維、康佳、TCL、LG公司等家電企業也加快了電商的步伐。
數據顯示,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強勁。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1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去年上半年,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為3492億元,截至12月,交易規模突破8000億大關,達到8019億元,同比增長56%。截至去年12月,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2.03億人,同比增長28.5%,預計未來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將持續增長。
隨著市場的發展、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電子商務領域將吸引越來越多傳統家電企業爭相入局。目前80后、90后正在成為消費市場的主要力量。相較于更習慣在商場、百貨公司購物的消費者,80后、90后更喜歡在家中上網操作。價格便宜、送貨省心等優勢讓網上購買家電成為一種消費潮流。
價格實惠無疑是改變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最重要因素。世紀電器網近日發布的《2010年上半年家電網購消費者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家電網購的平均價格比賣場低10%-15%。
調查還顯示,受訪者沒有在實體店購買的最主要原因是價格高,占受訪人數的48.17%。除了價格低廉,送貨的便捷程度也是消費者選擇網購的重要原因。據了解,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國美網店等網上商城全是免費配送,而且由于多個城市都設有分銷點,所以運達的時間也相對較快。
電子商務方興未艾,不僅引導越來越多消費者進行網上消費,同時也吸引著一大批傳統家電企業紛紛進軍B2C市場。
電商之間的“價格戰”由來已久,但今年尤為激烈。一直做家電網購的蘇寧易購殺入了圖書市場;而當當網則更進一步,宣布“圖書滿100送200,滿200送400”。不僅在圖書領域如此,幾乎所有具備一定規模的B2C企業都試圖變得“大而全”。市場的重疊讓電商不可避免正面交鋒,電子商務領域的競爭將趨于白熱化。
互聯網飛速發展、網購人群日漸龐大帶來了電子商務發展方興未艾,也吸引了傳統家電企業紛紛搶食B2C市場。家電巨頭以“價格戰”參戰電子商務領域,一方面將給消費者帶來價格實惠,另一方面價格火拼將會對整個電子商務造成一定沖擊。
自國美與當當聯合運營后,立即展開“降價戰”。4月10日-13日,促銷規模最大的熬夜惠大型促銷專場正式開始,眾多一線大牌暢銷型號商品將“跌破歷史價格水平”,讓利規模超過5000萬元。在當當國美電器城的網頁上,打出了“熬夜惠,款款底價,夜夜狂歡”的大幅FLASH廣告。在其熱賣頻道,海信一款40英寸3D智能電視原價9999元,現在售價為6588元,直降3411元。
國美如此聲勢浩大的“全網最低價”立即引起了蘇寧方面的注意。雖然蘇寧易購一直都提倡價值戰,但也不懼價格戰。蘇寧易購宣布,4月18日-20日,一場大規模的降價活動開始,“降價幅度至少20%”,主題是“擊穿全網底價,何必東比西淘”。不過,在蘇寧易購的網站上并沒有貼出相關廣告,只在首頁的熱門商品有特別標注,如“擊穿全網底價”。其中一款40英寸的夏普LCD平板彩電易購價為5499元,已直降1200元。
家電巨頭參戰電子商務領域也將促使電商理性追求利潤。正如家電行業觀察家梁振鵬所述:“蘇寧易購包括國美這樣從傳統的實體連鎖門店進入到這種B2C領域的企業,他們會使得整個電子商務行業更加注重商務,由原來的不注重盈利模式,慢慢的開始轉變為大家都在想盈利,這個行業在蘇寧、國美這樣的傳統零售企業的參與競爭下,會變得更加的理性和追求利潤。”
總之,無論電商商家如何廝殺,對消費者來說,優質電商打“價格戰”無疑是一大利好,在盡享價格實惠的同時品質也有所保障。而對于整個電子商務領域來說,也是優勝劣汰,加速行業洗牌的催化劑。因此,電子商務企業除了在價格優勢上大做文章之外,用戶體驗、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也需有所作為。
至此,國美網上商城和蘇寧易購高調“開戰”。而他們的終極目標,是沖擊電商業領軍位置。國美網上商城總經理韓德鵬宣稱,今年國美網上商城戰略目標鎖定“快速實現線上家電網購市場規模第一”。而蘇寧易購去年實現了59億的銷售規模,迅速躋身中國B2C行業前三甲,今年蘇寧易購已經明確了沖刺300億的銷售目標。
國美與蘇寧如此大規模進軍B2C市場,創維、康佳、TCL、熊貓、亞都、華帝等在內的家電企業也都忍不住,紛紛建立了電商事業部,尋求與電商平臺的合作。有消息稱,就連韓企LG也加快了進入電商的腳步,其公司目前已實現全品類上網。如此熱鬧的家電網上商城,無不顯露出電子商務平臺的巨大潛力。
家電巨頭通常擁有龐大的采銷規模、先進的信息化系統、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遍布全國的門店及倉儲、物流后援等優勢,一旦進入B2C市場并發動“價格戰”,勢必對行業造成沖擊,電子商務洗牌加劇。有分析甚至指出,蘇寧、國美發起的這場“價格戰”很有可能是B2C行業大洗牌的先兆,在未來3年內完全有可能顛覆B2C市場的競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