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開發的“美式餡餅”真的那么好“吃”嗎?答案是不一定。
在美國繼續沿著其已有15年開發頁巖氣經驗繼續跨步向前走,位于西南的重慶,近日亦啟動一項與頁巖氣有關的“新能源革命”,重慶市政府擬推進未來總產值可能高達4000億元的頁巖氣產業鏈計劃。
不過,據《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記者了解,在重慶市如愿以償當好國內頁巖氣開發“領頭羊”之前,還得解決掉眼前的數只“攔路虎”。
摸著石頭過河的“領頭羊”
8月14日,重慶市政府邀請中石油(8.96,0.05,0.56%)、中石化,國內一批國有能源企業、民營企業,該市相關部門及30個區縣的區縣長召開了一個“重慶市頁巖氣發展專題工作會議”。這個會議也被與會的重慶市市長黃奇帆稱為:“重慶作為中國頁巖氣主戰場的動員會。”
從會議議程上來看,這個動員會在人物出場上便體現出比較獨特的一面——先由中石油長城鉆探公司技術開發中心主任王旭介紹國際國內頁巖氣的發展情況,隨后是當地土房局和發改委介紹當地的頁巖氣勘探情況和發展規劃。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副總廖仕孟、中石化華東分公司副總經理吳聿元隨后也就其在重慶頁巖氣開發介紹情況。
而會議本身氣氛,更非按部就班的會議程序可比擬。
王旭、廖仕孟、吳聿元的發言被黃奇帆及重慶市副市長童小平不斷打斷,他們認真地詢問一些有關頁巖氣勘察、鉆探等方面的技術問題,通常一個問題要遞進詢問幾個層面,之后介紹者再繼續講下去。
而這些技術問題,甚至包括打一口頁巖氣井需要多長時間,通常需要多少錢,壓裂一口井需要多少水,井口壓力有多大等等。
曾有多年的煤化工從業經歷的黃奇帆,此前幾天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關注頁巖氣的相關信息。黃奇帆案頭一本筆記本上,寫滿了關于頁巖氣開發及相關產業鏈的信息和數據。
目前,國土資源部計劃在2015年時,開采65億立方米頁巖氣。如果重慶市要當“領頭羊”,起碼得占20%的比重,也是因此,重慶市2015年頁巖氣開發量定為13億立方米。
面前一群“攔路虎”
不過,要想當這個“領頭羊”,重慶還得解決掉一群“攔路虎。”
首先是頁巖氣資源究竟有多少的問題。廖仕孟說,目前中國的頁巖氣資源只是參照美國的評估體系估算的,自己還沒有完整的標準和體系。美國的頁巖氣多是淺層氣,多在地下100米至3000米左右,中國的頁巖氣構成更復雜,多數頁巖氣在地下3000米以下。
這一因素導致美國可以一兩周就能打出一口頁巖氣井,而中國常需要半年才能打出一口井。
其次,中國目前有關頁巖氣開發的政策仍然缺位。重慶市副市長凌月明披露,國家相關部委將頁巖氣列為單獨礦種,此舉避開現有的天然氣開采管制政策,民間資本就此可以順利介入這一領域。
第三,頁巖氣開發亦面臨體制不順問題。2006年國家曾經推出了一個煤層氣開發計劃,當時提出要搞100億立方米煤層氣,但是迄今為止全國只搞了20億立方米煤層氣。原因在于煤層氣開發體制沒有理順,一是礦權重疊,如果煤礦的礦權不是你的,且有煤正在挖掘,沒法去采煤層氣;其次是煤層氣開發出來后,沒有管網,賣不出去。頁巖氣開發目前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數據顯示,目前重慶市4萬平方公里土地下有頁巖氣,其中3萬多平方公里的天然氣采礦權在中石油、中石化手里,另約1萬平方公里頁巖氣的采礦權,由國土資源部招標,投標企業中標后再到地方投入開發。
目前重慶市已經有4口頁巖氣井打出了頁巖氣,不過,由于自然地理條件和基礎設施限制,缺乏管道外輸,目前只能 “點天燈”,白白燒掉。
重慶市計劃未來投建連接各個區縣的天然氣管網,并通過購入、自產壓縮天然氣車的方式,直接灌裝成壓縮天然氣罐,解決“點天燈”的尷尬。
最后,技術問題也是一大難題,目前國內頁巖氣開發技術仍處于摸索階段。凌月明則提出,可以通過直接引入美國頁巖氣開發技術或投資的方式,開發該市頁巖氣資源。
美式愿景:新能源革命
重慶市為什么要在全國率先大規模推進頁巖氣開發?
除謀求產業突破這一因素外,還有一塊“美式餡餅”,這就是過去15年來美國頁巖氣開發全面成功的范例,這場會議與會者甚至將美國發展頁巖氣視作是全球近年來最偉大的一場能源革命。
黃奇帆說,1998年時,美國正式啟動頁巖氣開發,當時美國的頁巖氣年開發總量只有90億立方米,至2005年時,增長至200多億立方米,2008年時,美國頁巖氣開發技術成熟,開采成本巨幅下降,產能大幅提升。至2011年時,美國頁巖氣年產量已經暴增至1700億立方米。
通常1000億立方米相當于1億多噸原油,1700億立方米頁巖氣相當于1.7億噸原油。與之對應的則是,2010年美國原油進口量為4.58億噸,頁巖氣占能源的比重快速提升,導致美國能源對外依存度快速下降。
“以前美國是天然氣進口國,大量開采頁巖氣后,現在美國天然氣的產量超過原全球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俄羅斯,就在今年8月3日,美國宣布開始對外出口天然氣。”黃奇帆說,美國現在已經宣布將他們目前占20%比重的煤電發電機組,降至2015年時的百分之零點幾。
美國巨量生產的頁巖氣,還導致天然氣(頁巖氣)價格整體下降了80%,以前美國的天然氣每百萬英熱單位的價格是13美元,現在暴跌至2.9美元。而日本用的天然氣是13美元,中國用的天然氣價格也是13美元。
今年,美國化工體系醞釀了一個總投資為500億美元的天然氣化工產業鏈體系,這500億元天然氣化工預計能消化掉400億立方米天然氣。黃奇帆預計,幾年后,全球天然氣化工產品都可能是美國產品的天下,因為沒人比它的成本更低。
美國在頁巖氣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激勵了亞洲最大天然氣化工基地重慶的熱情,重慶地處川東,地下是國內著名的內陸天然氣田,且頁巖氣儲量豐富。
本報記者還注意到,該市14日在召開該頁巖氣專題會議時,國內幾大發電集團均在受邀到會之列。不過,這場專題會暫未過多涉及頁巖氣發電及拓展化工產業鏈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