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旺運柜業有限公司(必途推薦)
摘自《搜狐網》
導讀
衣服是生活消耗品,穿久了自然會舊。舊衣物扔了覺得可惜,不扔放在家里又占地方,相信這是許多人的煩惱。近,有市民發現,在不少小區內出現了綠色的舊衣物回收箱,有熱心市民詢問,投入到回收箱中的舊衣服都去哪兒了?帶著這個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投放舊衣物回收箱超過200個
在佳大尚都小區內,記者發現,有幾只醒方向綠色大箱子,上面印有“舊衣物回收箱”的字樣,箱子約一人高,正面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告知回收范圍,包括衣服、鞋子、帽子、包等。舊衣物回收箱上部有一個投放口,能夠。往里投放衣物。
“這個箱子好像是7月中旬才有的,也出現過衣物多得塞不進去的情況。”小區內的居民張先生對記者說。以前居民不要的衣物都是直接扔進垃圾桶,看著實在有些可惜。自從設置這個舊衣物回收箱后,這些舊衣物總算有了個去處。“只看見有人定期來取走箱子里的衣服,具體怎么回事,還真不知道。”張先生對箱子里舊衣服的去向也有幾分好奇。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在市區內的部分小區,少則一兩個,多則四五個,都擺放有這種舊衣物回收箱。在箱體的明顯位置,都印有“環宇綠源”四個字。記者通過箱體上的電話號碼,聯系到了佳木斯市環宇綠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陳曉雷總監。
陳曉雷向記者介紹,該公司的舊衣物回收箱,目前在我市的郊區、前進區、東風區投放,每個區都投放了40多個,在向陽區則較高密度地投放了80個。市區范圍內總共投放了超過200個舊衣物回收箱。
回收的舊衣服,或無償捐贈或循環再生
記者針對回收箱里舊衣服去向一事詢問陳曉雷,她也開誠布公地為記者進行了解答。
陳曉雷表示,會有環宇綠源公司的員工定期對舊衣物回收箱進行開箱回收,針對收集上來的舊衣服,他們首先要根據衣物的面料材料、磨損程度、適穿季節,進行初步的分類。然后進行高溫蒸汽消毒、紫外線殺菌和臭氧滅菌。接下來是二次分類,針對衣物的新舊程度,選擇八成新以上的,大部分適合秋冬穿著的衣物進行分裝。
陳曉雷拿著一件還帶有標簽的嶄新童裝對記者表示,“像這樣的新衣服,我們企業會分門別類地整理包裝好,在接到相關公益組織的申請后,我們會時間將衣物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記者詢問,通過舊衣物回收箱收集到的衣物,能達到捐贈標準的有多少?
陳曉雷直言不諱地回答:“只有接近兩成,能達到捐贈的標準。”
那么超過八成,污損程度較嚴重的舊衣物去向又如何?
關于這一問題,陳曉雷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污損嚴重的衣物,在經過洗消后,將被送往庫房,等待被粉碎成工業紡織的纖維原料,進行綠色循環再利用。”
陳曉雷對記者說,跟他們公司合作的,都是一些有正規資質的下游企業,這些企業將粉粹的紡織物纖維重新利用,加工成溫室大棚的保溫毯,或工業織物的原料。
未來將開放“愛心衣物領取中心”
家住福豐街美麗家園的李女士對記者表示,以前處理家里的舊衣服做法有兩種,一是送給農村的親戚,二是直接當做生活垃圾扔掉。“十多年前也許還有人將不穿的衣服送人,但是現在誰要穿你的舊衣服?”對于投放在他們小區內的舊衣物回收箱,李女士可謂舉雙手歡迎,“現在都倡導低碳環保,可循環再利用的理念,這樣做很好啊!”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陳曉雷也反復對記者強調,其實她期待的,還是舊衣物回收這個項目能得到社會的認可。
“每個回收箱采購價都要五百多元,還有十多個工作人員和運輸車,這些成本折算下來,我們企業目前還處于虧損運行狀態。”但她也表示,出于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等多方面因素考慮,她一定會秉承把這個項目做下去。
陳曉雷還對記者表示,未來將在他們公司開設一個“愛心衣物領取中心”,凡是有需要的人,都能夠。去那里免費領取衣物。他們也會加強與社會愛心團體的對接,把達到捐贈標準的衣物,及時地送出去。
記者手記
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目前我市的舊衣物回收企業尚處于缺乏發展經驗的自由生長狀態。其實,舊衣物回收從本質上說,只能是可循環的綠色經濟,它作為奉獻愛心的公益行為,不能替代這一本質屬性。
如果舊衣物回收企業,想利用回收的舊衣物搞公益捐贈活動,那么好要有一本可供監督的明白賬,讓捐贈出去的舊衣物去向有據可查,這樣既樹立了企業的公信力,也解答了群眾對舊衣物回收到底是公益還是營利的疑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