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參數
| 產品歸類 | 型號 | 平均粒徑 (nm) | 純度 (%) | 比表面積 (m2/g) | 體積密度 (g/cm3) | 晶型 | 顏色 |
| 納米級 | CW-ZrC-001 | 50 | >99.9 | 30.2 | 0.07 | 立方 | 黑色 |
| 亞微米級 | CW-ZrC-002 | 200 | >99.8 | 9.50 | 1.19 | 立方 | 黑色 |
| 加工定制 | 根據客戶需求適當調整產品純度及粒度 | ||||||
主要特點
納米碳化鋯、超細碳化鋯粉通過可變電流激光離子束氣相法制備,粉體純度高、粒徑小、分布均勻,比表面積大、高表面活性,松裝密度低,具有耐高溫、抗氧化、強度高、硬度高、導熱性良好,韌性好,它是一種重要的高熔點、高強度和耐腐蝕的高溫結構材料,并具有吸收可見光,反射紅外線和儲能等的特性。
應用領域
1納米碳化鋯應用于纖維:不同碳化鋯碳化硅微粉含量和添加方式對纖維近紅外吸收性能有影響,當纖維中的碳化鋯或碳化硅含量達到4%(重量)時,纖維的近紅外線吸收性能佳,將碳化鋯和碳化硅添加在纖維的殼層中的近紅外線吸收效果優于添加在芯層中的效果;
2納米碳化鋯應用于新型保溫調溫紡織品中:碳化鋯具有吸收可見光,反射紅外線的特性,當它吸收占太陽光中95%的2μm以下的短波長能源后,通過熱轉換,可將能源儲存在材料中,它還具有反射超過2μm紅外線波長的特性。而人體產生的紅外線波長約10μm左右,當人們穿了含Nano–ZrC紡織衣時,人體紅外線將不易向外散發。這說明碳化鋯具有理想的吸熱、蓄熱的特性,產品可應用于新型保溫調溫紡織品中;
3納米碳化鋯應用于硬質合金,粉末冶金、磨料等:碳化鋯是一種重要的高熔點、高強度和耐腐蝕的高溫結構材料。其優異的特點使其在硬質合金上有很大的應用空間。可以提高硬質合金強度、耐腐蝕性等;
4納米碳化鋯可以應用到涂料中,做為耐高溫涂料,提高材料的表面性能;
5碳碳復合功能材料的改性劑—碳化鋯(ZrC):用于改性碳纖維可以大幅度提高碳纖維的強度,提高疲勞度對與耐磨性能和耐高溫性能。通過改性的碳纖維經過檢測,各項指標均趕超國外水平,目前應用航天航空碳纖維材料改性中,效果非常明顯。
技術支持
公司可以提供納米碳化鋯在纖維、新型保溫調溫紡織品、硬質合金,耐高溫涂層中等的應用技術支持,具體應用咨詢請與銷售部人員聯系。
包裝儲存
本品為惰氣包裝,應密封保存于干燥、陰涼的環境中,不宜長久暴露于空氣中,防受潮發生團聚,影響分散性能和使用效果。
納米技術的五大應用前景
人體內的“醫生”
人們現在可以將健康監測裝置佩戴在身上,隨時了解自身的狀況。如果進一步將這種技術微縮,那么,借助于納米技術就可以把微型傳感器植入或注射入人體內,捕捉到患者更詳盡的信息,從而更有利于醫生進行診治。
此外還有其他可能,比如監測人體炎癥的發展、術后恢復等,甚至還能誕生一種干預人體信號的電子裝置,具有控制器官的功能。這雖然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葛蘭素史克這樣的醫藥業巨頭,現在已經開始著手研發這類電子醫藥產品了。
隨處可見的傳感器
有賴于最新的納米材料和制造工藝,傳感器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復雜,并且越來越節能。目前,以較低成本就可以用柔性塑料輥批量生產出性能優良的傳感器。如果繼續發展下去,便可以在重要基礎設施的必要位置上安裝多個傳感器,如安裝在橋梁、飛機和核電廠,用于監控設施的安全運作。
自我修復結構
改變材料的納米級結構,會使它們具備某種神奇的特性,如防水功能。在將來的某一天,納米科技涂層或添加物還有可能賦予材料自我修復的功能。
假設材料上遍布納米顆粒,那么在其表面有裂痕出現時,這些顆粒就可以自行移動繼而讓裂痕彌合。這種技術可以應用于從飛機駕駛艙到微電子學的各個領域,防止細微的破裂變成危害更大的裂痕。
讓大數據作用更大
傳感器的應用會產生前所未有的龐大信息數據,因此需要對它們進行處理,用于改善交通擁堵和防止事故發生,或將統計數據用于調配警力資源,降低犯罪率。
納米技術在這方面的應用,創造的是一種超密集記憶體,幫助儲存極其龐大的數據,同時也可促進高度有效的運算法則發展,在確保可靠性的前提下處理、加密和傳達數據。
應對全球變暖
如今,電池能可以為電動汽車儲存更多的能源,太陽能板也將更多的陽光轉換成了電力。這兩種應用均采用了納米紋理或納米材料,將平面變為面積更大的三維立體表面,從而儲存和產生更多的能量,因此設備效率也更高。
而在未來,納米技術還可以讓物體從周圍環境中吸收能量。新型的納米材料和概念正在研究當中,有望從物體的移動、光線、溫度變化、葡萄糖和其他來源高效地產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