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西部成都國際生態環境保護博覽會
首屆中國環博會成都展
環保網站 http://www.ie-expo.cn/
中國西部—發展沸騰的雙市場
(一)中國西部環保需求走高 市場頗具想象力
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支持下,西部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四川是中國西部經濟大省,工業基礎雄厚,短期內以化工、建材、冶金等為主的重化工業仍占較大比重。與之相應的工業廢水、廢氣等“三廢”排放量巨大,污染治理需求走高。四川又是一個人口大省,快速城鎮化的同時環境治理設施需求巨大。在面臨環境污染防治挑戰的同時,四川省也迎來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綠色發展,“十三五”期間四川省進行土壤、水和大氣的治理的總投資約3000多億元,為更大力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提供了良好契機。
(二)“一帶一路”核心節點、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
國家將成都定位為“一帶一路”的核心節點、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連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紐帶。是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通走廊,是內陸開放的前沿地帶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依托,幫助企業直接接觸到跨越65個國家約21萬億美元GDP和44億的總人口的龐大市場。先涉足西部市場,您將能搶占先機開啟更多通往一帶一路沿線地區豐腴的市場機遇。
中國環博會進軍成都 橋接西部新市場
為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助力環保企業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市場,中國環博會定于2019年6月27-29日在成都·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辦“首屆中國西部成都國際生態環境保護博覽會(簡稱:IE expo Chengdu中國環博會成都展)”。展會將為中國西部地區提供一個涉及水、大氣、固廢及土壤等污染治理的全球解決方案,以科技助力西部打好污染治理攻堅戰。
二十年的產業積淀 成熟穩健的成功平臺
秉承全球環保旗艦展-慕尼黑IFAT展的卓越品質與國際化資源,深耕中國環保產業20年,每年在上海舉辦的中國環博會,在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及中貿慕尼黑等權威單位傾力打造下,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首屈一指的環境技術展示交流平臺。
中國環博會累積了過去二十年在上海和廣州成功舉辦環博會和高峰論壇的經驗,本次推出成都展,必將繼續以高品質乘勝追擊,構筑中國西部環保明日市場。
(一)關于IFAT 慕尼黑環博會
始辦于1966年,現在每二年在慕尼黑舉辦一屆,是全球**、也是環保行業最重要的貿易博覽會。IFAT 已經成功召開20屆,IFAT 2018匯集了來自 59個國家的 3,097 家參展企業和 168 個國家的 136,885 名專業觀眾,展覽面積達 230,000 平方米。此展所展示的完善的設備和先進的技術為行業相關人士提供了一個高效的技術交流平臺,也為世界環保領域的技術和設備的供應商提供了一個**的貿易機會。IFAT除在中國主辦IE expo外,目前在印度、巴西、南非、土耳其均有分展。
(二)關于 IEexpo China中國環博會
IEexpo China中國環博會不單是亞洲**的環保展覽會,也是成為繼德國母展 IFAT 之后又一個海內外同行廣泛認可的品牌展覽。 第十九屆中國環博會于 2018 年 5 月在上海榮耀落幕,1,762家展商展示了他們在水、固廢、大氣、場地修復、環境監測領域的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為期3天的展會吸引了66,580名專業觀眾。展會同期開展了400余場別開生面的會議和同期活動。
展品范圍—見證全產業鏈前瞻技術
水和污水處理
+水處理成套設備與膜
+給水/排水與下水道(泵管閥)
+雨水**與利用/洪水控制
+垃圾處理及回收利用
+廢棄物處理成套技術與設備
+廢棄物綜合利用與發電
+場地/土壤修復
+工業廢氣回收與治理技術設備
+工業煙塵治理技術設備
+室內空氣凈化
+油氣回收裝置
+機動車輛尾氣的處理
+降噪/隔音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技術
+環境服務
+科、研、技術轉讓
聚攏國際企業,重塑西部明日市場
經20年的成熟運作,中國環博會已成為全球環保主流品牌與領先企業信賴的平臺,依托展會的品牌影響力,中國環博會成都展將引入全球500強、環保工程巨頭、跨界央企、各細分領域龍頭等行業**企業,打造材料研發、裝備制造、工程運營一體化的全產業鏈展示交流平臺,加速提振及重塑西部環保市場。
環博會部分展商寄語
重慶三峰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王小軍
三峰環境集團是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領軍企業、中國環境企業50強、國務院“雙百企業”。熱烈歡迎中國環博會進入西部市場,愿環博會能給西部的環保產業注入新的動力,帶來專業的、國際化的交流平臺。三峰環境與其攜手為改變西南環境狀況一起努力!為碧水藍天作貢獻!
德國UTV AG 中國區總裁 陳佩芝
UTV的宗旨是利用“廢棄物”為大地提供有機能,回饋大自然。UTV一直是德國IFAT和IE expo的展商,通過環博會全球系列展我們贏得了很多合作伙伴。祝賀中國環博會進入西部市場,希望她能給予中西部地區環保行業帶來更大契機和更高端的技術交流的平臺。
成都易順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張子宇
2018年我們作為專業觀眾參觀過中國環博會,我們對環博會的整體陣容很滿意,我們已報名2019年在上海舉辦的中國環博會,展出面積154平。據主辦方透露我們是截止目前四川企業中展出面積**的,我們希望通過環博會的專業平臺,讓更多業內同行和專業觀眾了解我們。歡迎環博會落戶成都,祝愿成都環博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專。
澤尼特泵業(中國)有限公司 總經理 祁強
ZENIT作為擁有設計和制造電動潛污泵、污水提升裝置以及水處理系統60多年歷史的意大利企業和中國環博會合作了近10年。隨著西部大開發,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西部市場潛力巨大。如今,中國環博會進入西部市場,澤尼特中國也在西部成立了子公司。愿澤尼特與中國環博會一直攜手共進,共同為西部的環保產業建設而努力!
成都智楷分離科技有限公司 銷售中心副總經理 劉安良
我公司是一家專業研制高性能臥式螺旋卸料沉降離心機的高新技術企業,已連續3年參加慕尼黑的中國環博會,展位從最初的標攤到特裝,中國環博會是我們體驗過的環保產業最棒的盛會,我們對其充滿信心。喜聞環博會西部分會要在成都舉辦,我們倍感欣慰,我們相信慕尼黑環博會這個品牌,并將一直支持和參與!
與買家決策者面對面,拓建新市場商業網絡
展會得到了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環保局等主管部門的重點支持和相關行業協會的通力協作。依托環博會20年積累的雄厚觀眾資源以及各方機構的支持,力邀西部乃至一帶一路市場的決策層買家參觀展會,助力企業拓建新市場商業網絡。
如需了解展會詳細資料可聯系:
中貿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
聯系人:曹小姐 18516179182
郵箱:3589228781@qq.com
2018年12月1日-2日,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北方工業大學主辦,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責任與社會價值中心提供學術支持的第二屆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在北方工業大學成功舉辦。
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秘書長、內地與港澳經貿交流促進會會長馮希望,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周西松,北方工業大學副校長沈志莉,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秘書長魏玉梅等30多位嘉賓以及120多位來自政府機構、高校、行業協會、企業和港澳地區的代表出席了本屆論壇。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責任與社會價值中心主任王立彥
△ 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院長、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沁
論壇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責任與社會價值中心主任王立彥和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院長、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沁主持。北方工業大學副校長沈志莉、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秘書長魏玉梅分別為論壇開幕致辭。
△ 北方工業大學副校長沈志莉
△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秘書長魏玉梅
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責任與社會價值中心聯合發起,旨在應對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構建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交流和對話平臺。論壇每年舉辦一次,圍繞不同主題進行研討,探討政策,分享經驗,對接資源,以期促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7項目標的實現。首屆論壇以“變革、創新、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為題,于2017年11月在北京大學舉辦。
第二屆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聚焦“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通過主論壇、分論壇的專家報告、圓桌對話以及2022北京冬奧組委會、北京市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北方工業大學創新科技實驗室的實地考察與交流,對循環經濟、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城鎮化、科技創新、大學責任與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問題以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等內容進行了政策解讀、專題研討及參訪交流。
主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循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楊春平,聯合國環境署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執行主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循環經濟與城市礦產研究團隊首席科學家李金惠,北京市石景山區副區長周西松,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周晉峰,分別以《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維度》、《石景山區可持續發展之路》、《中國綠色城鎮化的四個脫鉤》、《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為題做主題演講,分別從宏觀政策、學術研究、地方實踐和推廣行動等多個角度對可持續發展理念及其對經濟、社會、環境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的促進作用進行了詮釋。
△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循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楊春平
楊春平主任在發言中指出,中國進入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循環經濟則是推行綠色發展方式的具體實現模式和依靠。他同時指出,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不斷的、漸進的、持續改進的發展過程,是時代賦予當代政治家、企業家的歷史責任。
△ 聯合國環境署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執行主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循環經濟與城市礦產研究團隊首席科學家李金惠
清華大學李金惠教授從國際可持續發展進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環境維度、中國可持續發展環境維度三個方面對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環境治理熱點問題和進展進行了講解。他指出,可持續發展是與時俱進的理念,思想已深入人心,但要完全落實,還需要大力推動。在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環境治理方面,中國做出了突出貢獻。
△ 北京市石景山區副區長周西松
北京市石景山區副區長周西松在發言中對石景山區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進行了全面解讀。他指出,城市經濟是決定城市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沒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沒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石景山通過構建“1+3”的“高精尖”產業體系,持續推進創新驅動,進行全面深度轉型,開啟了高端綠色發展的新局面。十年間,石景山實現了二、三產業從7:3到現在3:7的重大轉變。
△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在發言中指出,2035中國發展要經歷的關鍵轉折是工業化主導轉向服務化主導,城市化擴大轉向城市化穩定,物質增量擴展轉向物質存量優化,生態足跡增大轉向生態足跡穩定。中國綠色城鎮化也需要實現四個脫鉤發展,才具有可持續性,即用地要從增量擴張到存量優化,能源要從高碳發展到低碳發展,物品要從線性經濟到循環經濟,交通要從汽車擁有到共享出行。
△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周晉峰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周晉峰則從綠基會的行動方面出發,介紹了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相關議題。
△ 分論壇現場
分論壇中,來自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中國合成樹脂供銷協會等相關高校及機構代表,與專家學者分別圍繞科技創新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中的大學責任等主題進行了政策解讀、專題分享和討論交流。
△ 實地考察
本次論壇還安排參會者實地考察了北方工業大學創新科技實驗室、2022北京冬奧組委會、北京市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等單位,充分體驗了創新科技、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大型活動、智慧交通和城市管理中的實踐應用。
(編輯:We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