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紐約時尚業界消息靈通人士曾對時尚頭條網透露,鑒于Jimmy Choo品牌定位高于Michael Kors,集團有意仿效競爭對手Coach的模式,更改集團名字,不過依然屬于初步討論階段。截至目前,Michael Kors集團暫未對更名消息作出回應。
不過BNP Exane Paribas奢侈品部門主管Luca Solca則指出美國版“LVMH”的建立可能性極小,他認為包括Michael Kors與Tapestry在內的四大美國輕奢集團合并市值也無法與歐洲奢侈品巨頭相匹敵,更重要的是眾多傳統奢侈品牌的改革措施正漸顯成效。
例如早前也被傳將出售的意大利奢侈品牌Prada,在經歷了艱難的低潮期后將開始復蘇。
瑞銀分析師于本周表示,該品牌零售銷售額密度有望在2020年將回升25%,這一績效指標衡量每銷售空間產生的收入水平,并于預計Prada的業績在于今年開始將以每年7.5%的速度增長。得益于此,Prada股價昨日大漲3.89%至每股40.1港元,市值為1039億港元,創18個月以來的新高。
而于去年2月被傳出售的Salvatore Ferragamo也于近日加快重組步伐,并任命Gucci老將Micaela Le Divelec擔任集團的首席企業官和戰略經理。有分析表示,經驗豐富的Micaela Le Divelec對于Salvatore Ferragamoo而言將是危難時期的一個救兵。
此外,頻頻被質疑產品老化的意大利鞋履集團Tod's于今年米蘭時裝周上,憑借模特與狗一同走秀的新興模式成功點燃社交媒體,讓業界人士感到了一絲久違的驚喜。集團首席執行官 Diego Della Valle 還公布了一個重大決定,Tod's 將實施名為“Tod's Factory”的新計劃,邀請不同的設計師進行合作,不再遵循每六個月發布一次新品的傳統周期。
另有分析認為,美國奢侈品巨頭需要面對的另一大困境或許來源于經濟環境的影響。正如LVMH老板Bernard Arnault早前預測,自從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保護主義崛起正成為困擾時尚奢侈品零售的重要威脅。
今年3月,美國服裝鞋類協會(AAFA)與包括Tapestry集團在內的其他16個相關企業團體致信白宮,呼吁美國不要對中國商品征收關稅。
有分析師指出,盡管Tapestry等美國時尚集團正迎來新一輪的業績增長,但距離成為真正的奢侈品巨頭仍需要時間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