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Lululemon的營銷策略成功讓消費者為信仰充值,但事實上,其產品遠不及營銷。
BusinessInsider曾吐槽過Lululemon的低性價比:Lululemon的褲子要比GAP的同款貴20美金。98美元塊錢的Lululemon和79美元的athleta(GAP)褲子一樣,都是采用尼龍徠卡的混合織物,尼龍萊卡的比例分別是81:19和88:12。唯一的區別是Lululemon有一個隱藏的小袋子,這個袋子要多花20美金?
在這一點上,Lululemon與Surpreme的差別不大,只不過Surpreme的品牌溢價更明顯。但這樣的營銷能帶來怎么樣的品牌持久性?存疑。
點拾投資曾于2017年2月寫道:營銷大于產品,這就給了Lululemon很強的定價權。這種定價權反映在產品結構,以及更強的財務指標。
在Lululemon天貓旗艦店,一件女士運動內衣的價格在340~850元,運動長褲的價格在520~1180元,價格遠高于Nike及其他傳統運動品牌的同類產品。盡管如此,高昂的價格并沒有阻止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對于想要拔草的窮girl來說,大批代購以遠低于中國官方的價格吸引著她們。
其實,這份財報還有點“露怯”
盡管Lululemon踩中了女性瑜伽群體的細分領域,抓住了大把女性消費者,但現在來看,過于狹窄的市場反而阻礙了Lululemon的成長。這一點從這份財報中就能窺見一二。
女性消費者挖掘完后,Lululemon開始為銷售業績發愁。這也是公司開始主攻男性消費者的核心原因。但由于男性瑜伽愛好者遠少于女性,產品策略也要隨之改變,這意味著,Lululemon要接受與Under Armor的正面對抗。
與此同時,Lululemon曾經創造的成功也讓傳統運動品牌變得敏銳起來。
除了與Under Armor對抗,Lululemon的全品類策略也意味著競爭者范圍的擴大——Nike、Adidas等傳統運動品牌,以及像GAP、H&M這樣的休閑服飾品牌。
Nike在2017年10月底舉行的投資者大會上宣布:將正式在旗下5000家專賣店開設運動女褲專賣區“pant studios”,正式發力瑜伽市場。
盡管Lululemon曾被譽為“成就了一個瑜伽服飾帝國”,在20年間創造了諸多優異成績,但Lululemon應該非常清楚自己目前的處境和困難——消費者是否還會為其信仰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