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趨勢 期貨場外期權暫時備案 千里馬期貨期權等你加盟
期貨場外期權暫停備案
“投場外期權的期貨資管產品備案已經暫停了。”華西一家大型期貨公司內部人士向千里馬期貨期權記者透露,“最開始是有幾家券商和期貨公司發現不能備案場外期權類產品,然后上周我們也收到了證監業協會的口頭通知。至于為什么叫停備案,暫時我們并不清楚。”
天津一家私募機構也向記者證實了上述消息。該公司原計劃借助期貨資管發行一只投資場外期權的通道產品,但在備案過程中被協會駁回。
有業內人士稱,暫停相關期貨資管產品存案或是為進一步謹防個人參加場外期權商場。
華南地區一家大型券商上海分公司組織經紀部人士介紹,現在個人無法直接參加場外期權,假設要參加的話,可經過組織或許以購買產品的方法參加。經過組織的話,個人需求找一家契合條件的組織,但這也存在必定危險,由于券商是和組織簽署協議,券商認同的對手方是組織,終究收益也會打入組織的賬戶;經過產品參加的話,就可以經過認購期貨資管產品或許私募產品比例,然后經過產品來購買期權。
“曾經可能的確存在個人繞道期貨資管產品出資場外期權的個別狀況,即個人買入期貨資管產品,該產品再以出資者身份與券商簽定場外期權事務協議。假設資管產品是單一委托人,在操作中可能就存在一些灰色地帶。”上述業內人士稱。
暫停相關期貨資管產品存案或對場外期權商場帶來必定影響。“影響還是不小的。現在除了商業銀行和私募基金以外,期貨公司危險辦理子公司也是場外衍生品商場的首要買方組織,期貨資管投向場外期權的產品已經有必定規劃。”一家擬上市券商非銀分析師通知記者。
據了解,場外期權自2017年開端火爆,期貨資管參加場外期權的規劃逐步添加。從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合約的買賣對手狀況分析,商業銀行、私募基金、期貨公司危險辦理子公司是場外衍生品商場的首要買方組織。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的計算數據顯現,按名義本金計算,上一年12月新增場外期權買賣中,期貨公司及子公司占比12.14%,僅次于商業銀行(23.94%)、私募基(18.76%)。按合約筆數計算,上一年12月新增場外期權買賣中,期貨公司及子公司占比15.79%,僅次于私募基金(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