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豆多年生草本,掌狀復葉,多為基部著生,小葉10~17枚,披針型至倒披針型,葉質厚,葉面平滑,背面具粗毛。總狀花序頂生,高度40~60厘米,尖塔型,花色豐富艷麗,常見紅、黃、藍、粉等,小花萼片2枚,唇形,側直立,邊緣背卷;龍骨瓣彎曲。莢果長3~4厘米,種子較大,褐色有光澤,形狀扁圓。園藝栽培品種較多。原產北美,多生長于沙地的溫帶地區。
羽扇豆,較耐寒(- 5℃以上),喜氣候涼爽,陽光充足的地方,忌炎熱,略耐蔭。根系發達,耐旱,最適宜砂性土壤,利用磷酸鹽中難溶性磷的能力也較強。
多雨、易澇地區和其他植物難以生長的酸性土壤上仍能生長;但石灰性土壤或排水不良常致生長不良。可忍受 0℃的氣溫,但溫度低于-4℃時凍死;夏季酷熱也抑制生長。
羽扇豆生產中多以播種繁殖,春秋播均可,3月春播,但春播后生長期正值夏季,受高溫炎熱影響,可 導致部分品種不開花或開花植株比例低、花穗短,觀賞效果差。
自然條件下秋播較春播開花早且長勢好,9~10月中旬播種,花期翌年4~6月。72孔或128孔穴盤點播、覆蓋。育苗土宜疏松均勻、透氣保水,**育苗土或是草炭土、珍珠巖混合使用為好。
種子較大,普通或包衣處理,約40粒/克。發芽適溫25℃左右,保證介質濕潤,7~10天種子出土發芽,發芽率高。
扦插繁殖在春季剪取根莖處萌發枝條,剪成8-10cm,**略帶一些根莖,扦插于冷床。夏季炎熱多雨地區,羽扇豆常不能越夏而死亡,故可作二年生栽培,宜早春栽植于栽培地,株距40cm,早栽早發棵,開花結籽較早。入夏前結實后地上部分枯萎,秋季再萌發新株,或于枯萎前采收種子。華北需保護越冬。
性喜涼爽,陽光充足,忌炎熱,稍耐陰。深根性,少有根瘤。要求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酸性沙壤土質(pH值5.5),中性及微堿性土壤植株生長不良。羽扇豆苗期30至35天,待真葉完全展開后移苗分栽。羽扇豆根系發達,移苗時保留原土,以利于緩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