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洲時報》1月3日報道,根據湯森-路透集團統計,法國公司在2017年全球并購活動中表現亮眼,全年成交金額達2040億歐元(約人民幣1.6萬億元),同比增長50%,創歷史新高。市場觀察人士認為,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馬克龍效應”,即新總統上任后扭轉了外界唱衰法國的趨勢,令投資者信心大增。

2017年12月18日,法國防務電子設備公司泰雷茲集團(Thales)斥資48億歐元,收購荷蘭SIM卡制造商金雅拓(Gemalto),成為這一年來法國公司并購活動的一個縮影。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投資銀行巴黎分行負責人布耶(Arnaud Bouyer)和沙赫萊(Jean-Baptiste Charlet)表示,這一年來法國公司的并購活動非常頻繁,而且涉及從地產到奢侈品、從物流到制造業的各個領域,對于宏觀經濟活動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2018年的市場前景看好,還有更多并購談判正在進行中,尚未對外界公布。
同樣,羅斯柴爾德銀行負責法國并購咨詢事務的合伙人蒙馬涵(Cyril de Mont-Marin)也表示,考慮到合理的借貸成本以及良好的經濟前景,無論對于企業還是對于投資基金來說,并購活動都將非常活躍。2017年,全球范圍內的并購交易總額約為3.5萬億美元,其中12月份大單頻出,除上述泰雷茲-金雅拓并購案之外,還有法國-荷蘭商場巨頭尤尼百(Unibail)斥資210億收購競爭對手西田公司(Westfield Corporation),默多克將“21世紀福克斯”的大部分資產出售給迪士尼,交易金額高達660億美元。
報道稱,雖然法國公司參與了某些大宗交易,但發展前景還有待觀察,例如水泥廠商拉法基(Lafarge)同瑞士豪瑞公司(Holcim)的合并、油服企業Technip和美國FMC科技公司的合并、光學鏡片公司依視路(Essilor)和意大利眼鏡巨頭陸遜梯卡(Luxottica)的合并等等。
大宗并購交易體現出法國企業的樂觀情緒,而觀察人士認為這種樂觀源于“馬克龍效應”。法國納提西銀行并購咨詢部(Natixis Partners)總裁莫瑞爾(Patrick Maurel)認為,經過多年的“唱衰法國”后,現在趨勢開始逆轉,投資者回流法國,企業也盡力抓住這種“重獲活力”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