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測管常見問題之擴孔與縮徑
擴孔多是孔壁小塌孔或鉆錐擺動過大,應針對原因采取措施。縮徑常因地層中含有遇水能膨脹的軟塑性土或泥質葉巖造成;鉆錐磨損過甚也可造成孔徑偏小。前者應采取失水率較小的優質泥漿護壁,后者應及時焊補鉆錐?s徑發生后,應采取鉆錐上下反復掃孔,擴大孔徑。
聲測管常見問題之糊鉆
在正循環回轉鉆進時,遇軟塑粘質土層,泥漿相對密度和粘度過大,進尺快,鉆渣量大,鉆桿內徑過小,出漿口堵塞而造成。此時應改善泥漿性能,對鉆桿內徑鉆渣出口和排渣設備的尺寸進行計算,并適當控制進尺。若已嚴重糊鉆時,應停鉆提出鉆錐,清除鉆渣。
聲測管常見問題之掉鉆
1.原因:卡鉆時強提強扭,操作不當,使鉆桿或鋼絲繩超負荷或疲勞斷裂,鉆桿接頭不良或滑絲;電動機接線錯誤,鉆機反向旋轉,鉆桿松脫;沖擊鉆頭時,合金套灌注質量差,致使鋼絲繩拔出;轉向環、轉向套等焊接處斷開;鋼絲繩與鉆頭連接處鋼絲繩的繩卡數量不足或松弛,鋼絲繩過度陳舊,斷絲太多,未及時更換;操作不慎,落入扳手、撬棍等物。
2.預防措施:開鉆前應清除孔內落物,零星鐵件可用電磁鐵吸取,較大落物和鉆具也可用沖抓錐打撈,然后在護筒口加蓋;經常檢查鉆具、鉆桿、鋼絲繩和聯結裝置;為便于打撈落錐,可在沖擊錐或其它類型的鉆頭上預先焊打撈環、打撈杠,或在錐身上閘捆幾圈鋼絲繩等。
聲測管常見問題之導管進水
1.原因:初灌混凝土儲量不足,混凝土儲量已夠,但導管底口距孔底的間距過大,混凝土下落后不能埋沒導管底口,以致泥水從底口進入;導管接頭不嚴,接頭間橡皮墊被導管高壓氣囊擠開,或焊縫破裂,水從接頭或焊縫中流入;導管提升過猛,或測深出錯,導管底口超出原混凝土面,底口涌入泥水。
2.預防和處理方法:若是上述第一種原因引起的,應立即將導管提出,將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和物用反循環鉆機的鉆桿通過泥石泵吸出,或者用空氣吸泥機、水力吸泥機以及抓斗清出,嚴重時應將鋼筋籠提出采取復鉆清除,重新下放骨架、導管并投入足夠儲量的首批混凝土,重新灌注。若是第二、三種原因引起的,應視具體情況,拔換原管重下新管;或用原導管插入續灌,但灌注前均應將進入導管內的水和沉淀土用吸泥和抽水的方法吸出。如需重下新管,必須用潛水泵將管內的水抽干,才可繼續灌注混凝土。為防止抽水后導管外的泥水穿透原灌混凝土從導管底口翻入,導管插入混凝土內應有足夠深度,一般宜大于200 cm 。由于潛水泵不可能將導管內的水全部抽干,續灌的混凝土配合比應增加水泥量,提高稠度后灌入導管內,灌入前將導管進行小幅度抖動或掛振搗器予以振動片刻,使原混凝土損失的流動性得以彌補。以后灌注的混凝土可恢復正常的配合比。若混凝土面在水面以下,未初凝時,可在導管底部設置防水塞,將導管重新插入混凝土內(導管側面再加重力,克服水的浮力)。導管內裝灌混凝土后稍提導管,利用新混凝土自重將底塞壓出,然后繼續灌注。若混凝土面在水面以下,已初凝,導管不能重新插入混凝土時,可在原護筒內面加設直徑稍小的鋼護筒,用重壓或錘擊方法壓入原混凝土面以下適當深度,然后將護筒內的水泥漿抽除,并將原混凝土頂面的泥渣和軟弱層清除干凈,再在護筒內灌注普通混凝土至設計樁頂。
公司名稱:滄州泰裕峰聲測管有限公司
聯系人:王先生
手機:15203170802
電話:0317-7987032
QQ:613661902
網址:www.czty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