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階層都有自己專屬的生活。打開這本雜志,如同打開一種生活方式。在這里,可以輕松閱讀一個階層的生意和生活。 在這里,還可以邂逅這樣一群人,他們享受生活卻不鋪張奢靡;特立獨行又不標榜另類;事業有成但不追逐名利,在生活品質和靈魂自由中,尋求最為超然飄逸的生活態度,對生命的詮釋擁有更新的視野。在這里,最受關注的不是財富數字的增長,而是對財富品質的追求。由此,傳遞一種新財富精神,打造一個專屬的財富圈子——它不顯揚,卻基石永筑;它不流俗,卻是一個階層從精神到生活的品牌標簽。外形打扮可以克隆,而思想內涵不能;生活方式可以復制,人文氣質卻不能。地位尊崇,貴乎專屬,品位超群,貴乎獨有。 在這個財智精英盡顯身手的時代,財富給予人不斷向上的動力和精神。然徒有財富,未必幸福,學會享受生活,才是人生真諦。優雅者,貴在從容;高貴者,勝在堅持。讓我們在這個優質生活的屬地為財富加冕,一起分享成功登臨峰頂。
刊物定位
| 定位于“解讀財富階層的生活夢想”是一本理財生活類時尚刊物涉及理財、流行趨勢、文化、旅游、健康等領域 | 點擊圖片閱讀電子雜志 |
傳播價值高端讀者群,盡顯品牌尊崇——招商銀行是中國發卡量,最具影響力的銀行之一。《財富生活》是招商銀行金葵花、白金客戶(即在招商銀行儲蓄余額超過50萬元人民幣的持卡用戶和授信額度10-50萬元的白金信用卡用戶)的贈閱刊物,讀者群為高文化、高收入和高社會地位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各行業領域中的明星人物及朋友圈中的意見領袖,擁有強大的消費能力。《財富生活》以滿足中國財富階層的資訊需求和引導生活品位為己任,彰顯品牌尊崇,保持客戶忠誠度。精準數據庫發行,傳播面廣,專屬性強——依托招商銀行的金葵花卡用戶和白金信用卡用戶資源,有高達30多萬高端客戶的精準數據庫,每月一期,實行一對一定點投遞,媒介專屬性強。超值整合營銷平臺,幫助財富增值——圍繞讀者群的資訊需求和心理歸屬需要,《財富生活》雜志定期策劃并組織讀者活動,聯合高端品牌和文化藝術機構共同參與,組成一個高品味的財富圈子,以獨有的人脈資源為客戶搭建超值整合營銷平臺。 內容設置品——捕捉時尚圈最眩目形象,發布最新服飾資訊,鑒賞設計大師和先鋒設計師的最新創意。在這里,流行態度和個性風標互相輝映,傳遞上品生活價值觀。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里,既有展示人類文明的宏大主題,也有充滿生活情趣的文化小品。以實用且有趣的新觀點,描繪現代都市最新生活方式和消費形態,預先解讀未來時尚,提升財富階層對生活的品位和把握流行的敏感度。“品”篇經典《紅白藍,在變淡》 文:李皖 (《財富生活》2006年第10期)白色鐘立風唱的是溫厚的民謠,紅色王凡瑞激蕩著民謠搖滾,藍色莫艷琳唱著民謠味的流行音樂,都是多年掙扎才出片,都是帶著人的體溫,夠了。在娛樂的年代里,有一顆真心,足矣。《石不能言最可人》 文:周桂清 (《財富生活》2006年第6期)賞石就是要賦予石頭豐富的文化內涵,這樣原本躺在水下或散落在山間、粗粗笨笨的石頭,也能散發出耀眼的光華。誠如那句名言: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期待更多發現美的眼睛出現。《布拉格的沉湎時光》 文:萬戶侯 (《財富生活》2006年第11期)那天夜里,我躺在酒店的床上不能入睡,滿心惦記布拉格的斑駁時光會不會在我睡著時倏忽流去。“天文鐘”敲過凌晨3點,喧嘩的河水浸泡著我的思緒,在這樣一座凝固的城池,任何思考都顯得多余。《紀梵希:4G樂章的傳奇變奏》 文:Mellon (《財富生活》2007年第1期)小黑裙重回紀梵希,無疑將成為紀梵希歷史上最華美的一章。它將古典、優雅、愉悅融于一身,傳遞出一種全新的時尚感覺,突破常規的絕對自信。《船釣:領悟大海》 文:紋心 (《財富生活》2006年第6期)大海就像是魔術師的帽子,你永遠猜不出下一竿將釣上什么稀奇古怪的東西。黑鯛?赤魟?還是一只罕見的地震魚……面對浩瀚的藍天海洋,感受潮汐脈動,精心計量著如何從莫測的大海中獲取最好的獵物,這是份領悟。策——探究社會熱點,盡顯人文關懷。關注目光橫貫文化、社會、時尚、教育、醫療、金融、科技等領域,剖析社會熱點現象背后的深層動因,勇于擔當媒體應有的社會責任。 “策”篇經典: 《慈善,并不僅僅是捐錢》 (《財富生活》2006年第5期)慈善不需要刻意放棄,慈善榜的意義也許并不在于公布捐贈數額的大小,捐贈者究竟是誰,究竟采用何種捐助方式,而在于捐贈者的付出能否真正有助于改善被捐助者所面臨的困境。金錢的價值在于被使用,人的生命價值在于被需要。也許,并非人人都能成為成功的企業家,然而,人人卻都有機會成為慈善家。《精英復制計劃》 (《財富生活》2006年第8期)大多高學歷、高收入、高地位的精英階層已經進入培育下一代的階段,如何進行教育的傳承?怎樣進行精英的復制?由于中國教育現狀的局限,以及全球一體化的趨勢,更多的精英傾向于送下一代到國外留學,讓子女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對待子女接受的教育的態度也更為開放。《財富生活》希望為中國精英階層的教育傳承提供一些思考的線索,共同深入探討精英復制的中國式路徑。《鉆石面具》 (《財富生活》2006年第9期)長久以來,神秘的富人俱樂部就是一些片斷印象。《財富生活》從攝影鏡頭里的一個側面一個角落出發,力圖展示現在中國大城市的富人俱樂部的內部風景,并從社會文化的層面來剖析富人圈子的文化內涵。《彼岸的心——走近加拿大中國移民》 (《財富生活》2006年第11期)中國的富人中正涌動“投資移民”熱潮,對移民者來說,這是人生的第二次飛躍,又一次投資,但對于國家而言,卻是人才與財富的流失,這是一次令雙方疼痛的遷移之旅。在新的國度,移民的投資與創業是否順利?他們的家庭和情感是否美滿?對人生的夢想和規劃又會如何?移民作為生命中一次重要的投資,究竟值得不值得?它令人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財富生活》希望有一天,財富安全、健康保障和子女教育不再成為國人的心頭隱憂,我們能親手將自己的國度繪制成一幅幸福的地圖。智——財富締造成功,智慧改變生活。萃聚社會精英的思想結晶,全面倡導智慧生活新趨勢。 “智”篇經典:《張朝陽:做自己最時尚》 (《財富生活》2006年第7期)他把工作變成休閑,他對財富有所反思,面對成功,他總結出“不輕信,要專注和堅持”的要素。然而,他也希望自己能真正超脫一些規則,達到無焦慮的狀態——互聯網英雄張朝陽說:“我否認一切規則。”《馬化騰: Q生活的領跑者》 (《財富生活》2006年第8期)他用QQ改變了3億人的生活方式,作為Q生活的領跑者,他的思想他的眼光,最終都會折射到騰訊的產品設計上。這個掌握市值高達35億美元即時通訊帝國的QQ之父,為人平和低調,斯文儒雅,他說,“我不想去追求在資本市場的呼風喚雨。”《郎朗:我不想成為一個符號》 (《財富生活》2006年第11期)個性張揚的他,并不諱言金錢的作用,而他的心中,也自有對人性向善的堅持。國內有媒體將他和姚明、劉翔、韓寒列入“80后”年輕人的成功典范,郎朗卻說:“我不想成為一個符號。” 財——投資引領商業運轉,理財改善生活質量。集結國內權威理財專家幫您實現財富增值,提升財富品質。“財”篇經典《走在政策變動之前》 文:梁小民 (《財富生活》2006年第10期) 家庭理財不能一味埋頭蠻干,而是需要綜合考量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否則你的理財就是盲目的、無意識的,那樣的話又怎么能取得很好的、持續的收益呢?如何在別人不進行預測,或者做出錯誤預測的情況下,你預測正確呢?這不僅需要你有點悟性,而且你必須有點宏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政策的知識,并密切關注宏觀經濟變動。《基金時事與<夜宴>人物》 文:王君言 (《財富生活》2006年第11期)近期股市陰晴不定,基金市場亦伴隨著股市的風云變幻而暗流洶涌,令投資人總是嗅到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味,緊張的氣氛如同馮小剛《夜宴》里的宮廷,不同的是演繹此場《夜宴》的是另一群主角。《美樓市著涼,中國樓市打噴嚏》 文:尹中立 (《財富生活》2006年第12期)美國樓市出現明顯硬著陸后,中美實體經濟相互影響會越來越大,從而出現美國的樓市拖累中國樓市的情況。《慎待個人信用資產》 文:楊晨 (《財富生活》2006年第9期)如果在以前,你拖欠水電費、手機費、信用卡貸款、住房貸款等等沒有及時繳還,你可能覺得沒有什么大的問題。但在個人信用體系全面啟動的今天,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將影響到個人的信用評估,而一旦個人信用出現污點,將保持長達數年。不僅對申請信用卡和各類貸款等造成影響,更有可能租不到房、找不到工作。文庫精英1. 張頤武簡介: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從事中國當代文學、大眾文化和批評理論的教學與研究。著有論著多種。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全球化與中國當代大眾文化關系”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研究,為當下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文化現像做出了重要闡釋。2. 李銀河簡介:李銀河,女,北京人。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后,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也是當今中國最著名的社會學家之一,1999年曾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五十位最有影響的人之一”。3. 苗煒簡介:苗煒:《三聯生活周刊》執行主編,1992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進入《三聯生活周刊》工作,專欄作家,著有《五魁首》《有想法沒辦法》。4. 何懷宏簡介:何懷宏,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倫理學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倫理學及人文歷史、人生哲學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著有《良心論》、《選舉社會及其終結》,譯有《正義論》等。5. 薛涌簡介:薛涌,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主辦《北京晚報》專欄“百家言”,現為美國波士頓薩福克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耶魯大學歷史系博士。著有《直話直說的政治——薛涌美國政治筆記》等書。6. 梁小民簡介:梁小民,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主要從事當代西方經濟學教學與研究,譯有《經濟學原理》(曼昆著)、《經濟學》(邁克爾?帕金著)等專著、譯著教科書50余種,著有《經濟學是什么》、《小民讀書》等。現任國務院特邀監查員,國家價格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家評委,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7、袁岳簡介:袁岳,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MPA。現任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中國信息協會研究業分會副會長,北京科技咨詢業協會副理事長兼市場調查委員會主任,歐洲民意和市場研究協會(ESOMAR)中國區(北京)代表。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西南交大等大學管理學兼職教授、MBA/MPA兼職導師。有18年專業市場與社會研究經驗,發表有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和法學方面的論述約800余萬字。8、李南簡介:李南,當今國內專業、資深,具影響力的財經主持人和論壇主持人。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北京遠景東方影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湖南電廣傳媒旗下大型財經電視節目《財富中國》當家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