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品牌:凱達
產(chǎn)品型號:ISO17025
紹興ISO17025認證,ISO17025認證咨詢 葉先生0574-87149000 0575-88179004 www.kd9000.com 實 驗 室 認 可 簡 介
(ISO/IEC17025)
一、什么是實驗室
實驗室是指從事校準和(或)檢測工作的機構。所謂檢測(測試、檢驗)是指對給定的產(chǎn)品、材料、設備、生物體、物理現(xiàn)象、工藝過程或服務,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確定一種或多種特性或性能的技術操作。
.
二、什么是實驗室認可
1、實驗室認可機構對實驗室有能力進行規(guī)定類型的檢測和(或)校準所給予的一種正式承認。
2、實驗室認可是正式表明檢測和校準實驗室具備實施特定檢測和校準工作能力的第三方證明。
三、實驗室認可的目的、意義和作用
<一>為什么要進行實驗室認可
1.實驗室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檢測報告和(或)校準證書是實驗室最終成果的體現(xiàn),能否向社會出具高質(zhì)量(準、可靠、及時)的報告和(或)證書,并得到社會各界的依賴和認可,已成為實驗室能否適應市場經(jīng)濟需求的核心問題,而實驗室認可恰為人們在對檢測數(shù)據(jù)的信任上提供了信心。
2.實驗室認可是客觀需要的產(chǎn)物
A、發(fā)展貿(mào)易的需要
B、質(zhì)量認證發(fā)展的需要
C、公證活動的需要
D、政府管理的需要:原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已正式要求,國家級的質(zhì)檢中心必須通過實驗室認可。需計量認證的準則也將同實驗室的認可準則一致。
<二>實驗室認可的作用和意義
1、表明具備了按相應認可準則開展檢測和校準服務的技術能力;
2、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贏得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的信任;
3、獲得簽署互認協(xié)議方國家和地區(qū)認可機構的承認;
4、有機會參與國際間合格評定機構認可雙邊、多邊合作交流;
5、可在認可的范圍內(nèi)使用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標志和ILAC國際互認聯(lián)合標志;
6、列入獲準認可機構名錄,提高知名度。
四、實驗室認可的基本原則
1.自愿申請原則:指實驗室自己決定是否申請實驗室認可。
2.非岐視原則:指任何實驗室,不論其隸屬關系、級別高低、規(guī)模大小、所有制性質(zhì),只要能滿足認可準則要求,均可一視同仁獲得認可。
3.專家評審原則:指為保證認可的科學性和客觀公正性,對申請認可的實驗室進行評審是指派訓練有素的技術專家(主體為注冊的評審員)承擔評審工作,而非由政府官員來完成。
4.國家認可原則:指實驗室認可僅由CNAS代表國家進行,獲得認可的實驗室,其技術能力和所出數(shù)據(jù)均可得到國家承認。
五、實驗室認可的依據(jù)
CNAS開展實驗室認可活動主要依據(jù)以下基本準則:
1、CNAS-CL01:2006《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等同采用ISO/IEC 17025:2005)
2、CNAS-CL02:2006《醫(yī)學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等同采用ISO 15189:2003)
3、CNAS-CL03:2006《能力驗證計劃提供者認可準則》(等同采用ILAC G13:2000)
4、CNAS-CL04:2006《標準物質(zhì)/標準樣品生產(chǎn)者能力認可準則》(等同采用ISO
34:2000和ISO/IEC 17025:2005)
以及在以上基本認可準則的基礎上,還針對某些技術領域的特定情況制定了一系列應用指南和應用說明。見《實驗室認可規(guī)范》
六、實驗室認可領域
? A.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認可
1.生物實驗室認可;
2.化學實驗室認可;
3.機械實驗室認可;
4.電氣實驗室認可;
5.3C認證產(chǎn)品實驗室認可;
6.動植物檢疫實驗室認可;
7.醫(yī)學實驗室認可;
8.法醫(yī)實驗室認可;
9.獸醫(yī)實驗室認可;
10.建材與建筑實驗室認可;
11.無損檢測實驗室認可;
12.電磁兼容實驗室認可;
13.計量實驗室認可;
14.聲學和振動實驗室認可;
15.熱學和溫度實驗室認可;
16.光學和輻射實驗室認可;
17.其他。
想了解更詳細實驗室認可領域信息,請點擊實驗室認可領域分類。
B.醫(yī)學實驗室認可
C.生物安全實驗室認可
D.標準物質(zhì)生產(chǎn)者認可
E.能力驗證提供者認可
七、實驗室認可流程
實驗室認可過程主要分為三階段:申請、現(xiàn)場評審和評定批準,典型認可周期6個月。
八、實驗室認可申請
實驗室認可申請指南
-------------------------------------------------------------------------------------------
實 驗 室 認 可 概 述
一、關于實驗室認可
(1)認可的定義:
權威機構對某一組織或個人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務(實驗室有能力進行規(guī)定類型的檢測或校準)所給予的一種正式承認。
(2)作用:
a.表明實驗室具備了按國際認可準則開展檢測和校準服務的能力;
b.增強了實驗室的市場競爭能力,贏得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的信任;
c.獲得與CNAS簽署互認協(xié)議的國家與地區(qū)實驗室認可機構的承認,有利于消除非關稅貿(mào)易技術壁壘;
d.參與國際間實驗室認可雙邊、多邊合作,促進工業(yè)、技術、商貿(mào)的發(fā)展;
e.可在認可的范圍內(nèi)使用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標志和ILAC國際互認聯(lián)合標志;
列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的獲準認可機構名錄,同時在"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網(wǎng)站電子注冊、發(fā)布;接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的監(jiān)督審核,提高實驗室的知名度。
(3)原則:
a.自愿申請原則
b.非岐視原則
c.專家評審原則
d.國家認可原則
二、實驗室認可活動的發(fā)展
a.1947年澳大利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實驗室認可體系
b.70年代歐洲區(qū)域性認可合作組織
c.90年歐洲和亞太地區(qū)、美洲、南部非洲等區(qū)域認可組織(EA、APLAC、IAAC、SADCA)
d.1996年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
我國:
a.1994年9月組建(CNACL)
b.1999年9-10月新西蘭、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按ISO/IEC導則58對中國國家實驗室認可委進行檢查
c.1999年12月3日在新德里加入了APLAC
d.2000年11月2日在華盛頓加入了ILAC
三、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的演變
1、1986年,原國家標準局開展對檢測實驗室的評價工作,1994年原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依據(jù)ISO/IEC導則58成立了“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L)。
2、1989年原中國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成立了“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實驗室認證管理委員會”,1996年,依據(jù)ISO/IEC導則58,改組成立了“中國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實驗室認可委員會”(CCIBLAC)2000年8月更名為“中國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實驗室認可委員會”。
3、2004年7月4日,原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CNACL)和原中國國家出境檢驗檢疫認可委員會合并組建而成了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CNAL)。(曾短暫用名為中國國家實驗室認可委)CNAL目前已經(jīng)與國際上30來個經(jīng)濟體的40多個機構簽署了互認協(xié)議。
4、2006年3月31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在京成立。國家認監(jiān)委決定整合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B)和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成立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統(tǒng)一負責實施對認證機構、實驗室和檢查機構等相關機構的認可工作。2006-7-1開始實施。